close

年輕人,不要再追求「別人的夢想」了!

 

 

 

大約3年前的時候,我因為系上的課程,到了台北市某私立女子高中做服務學習,那時候接到的任務是「帶領讀書會」,但我和兩位好友一致認為應該做點更有趣的事情。於是我們啟動了一系列的「夢想教育」,希望可以啟發同學們認識自己、找到自己的夢想。那時的成果好像不錯,很多同學的回響很熱烈,我們也應邀到校務會議去分享,一切的一切好像頗有模樣,但是「然後呢?」

 

這3年來我不斷回想一些片段的畫面,每當我在很多學生演講的場合鼓勵大家說出夢想時,「變成有錢人」、「環遊世界」、「還在尋找夢想」之類的答案一直重複出現。我不禁思索:「這些到底是那些同學們的夢想,還是他們在『現實』的逼迫下所自然形成的『別人的夢想』?

 

其實仔細想一下,就不難理解這些回答是如何形成的。

 

變成有錢人」是社會教我們的價值觀。因為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要找好工作,找好工作的目的是要有很好的薪水,有好的薪水人生才會快樂,所以就要變成有錢人,人生才會快樂。

 

 

 

環遊世界」是長期活在控制底下的人們想要逃離的自然反應。因為每一天的生活就像是機械化運作一樣,走到哪裡都有一定的標籤與定義,都有人告訴我們「應該」怎麼做,每天都一成不變,所以或許藉由拼命的移動自己的身體,才能滿足心理對於改變的渴求。

 

至於那些「還在尋找夢想」的人,就更容易理解了。因為不管怎麼樣想,答案都和上面兩種差不多,反正好像自己也沒得選擇;久而久之便造成了既不敢「夢」、也不敢「想」的停滯狀態。

 

反觀一些真正很早就說得出自己夢想是什麼的人,要不是已經做過多種嘗試,就是家裡的教育方式很特別。我自認從小到大是一個不盲從的人,但也不是從一開始就說得出自己的夢想,而是透過不同的摸索與嘗試不斷釐清。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夢想,所以它應該是一個「動態」的過程,而不是個定點。

 

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們,很難有「夢想的能力」,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被迫要放棄有自己的想法,很多的時候我們都不被鼓勵去「想」,不管是關於課堂上的學習、未來的選擇,甚至相愛的伴侶……等。

 

所以我開始感到愧疚。過去在很多對年輕人演講的場合。我只是一味的鼓勵大家要有夢想,卻忘了在我們的大環境底下,這問題根本是明知故問。或許還另類地鼓勵了另一種「盲從」,讓很多人被迫說出了「別人的夢想」,甚至不假思索地去追尋它。

 

於是我希望可以將我這幾年對於「夢想」這個概念的反芻與釐清,做一個小整理,讓年輕人更有方向去摸索,而不是盲目地去「夢」和「想」,也希望看了以後有感覺的朋友們可以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,讓更多年輕人一起進步。

 

一、夢想的本質:對自己「期待」的能力,是人活著求「前進」的本能

 

我們活著的每一天都會結束,結束的叫做「昨天」,正在進行的叫「今天」,還沒發生的叫「明天」;不管快樂不快樂,昨天一定會過去,今天一定會發生,明天也一定會到來。所以我們的生命每天都會不斷動態地「前進」,如果我們一致認為夢想有驅動人前進的力量,那驅使這股力量的應該就是我們對自己的「期待」。因為期待會讓我們有目標,在挫折的時候激勵自己,思考修正前進的道路。

 

但是現代的人習慣以「夢想」一詞替代這樣的「期待」。從字面上來看,「夢想」就是「在夢中想」;若是仔細查詢英文字「Dream」的本意,大概會得到類似這樣的解釋:「在睡眠的狀態底下,由我們的心智產生的圖像、點子、情緒……」。原來在我們的大環境底下,對自己的生活有點「期待」是如此的遙不可及,彷彿在夢中才能觸碰到的景象,這個有趣的現象值得我們反思。

 

 

 

二、 夢想的前提:你是活在「別人」的期待底下,還是「自己」的期待?

 

上述現象很大的可能原因是:「我們常被別人的期待給綁架」。常常聽到年輕人說「這是我爸媽幫我決定的」或是「反正大家都這樣做,我只要照著做就好了」之類的言語,長久下來我們產生了對學歷、就業選擇的迷思,從來不去過問自己的期待,或是努力克服障礙,邁向一個屬於自己的期待。

 

常常我們也把責任推給父母,但是捫心自問,我們有為了自己的想法挺身而出嗎?有試著盡全力溝通、讓父母親或是周遭的人瞭解我們內心真正的想法嗎?可能有很多的父母親很難溝通,因為過去的經驗與思維根深柢固,影響了他們的判斷力。所以我們有責任用行動「贖回」自己對自己的期待,用盡各種方法、盡每一分努力去思考、蒐集資訊與溝通,從別人身上奪回自己「期待的主動權」。

 

三、夢想的基本功:從每天對自己有「小期待」開始

 

當我們被別人的期待「綁架」之後,常常覺得力不從心,我們會想:「反正都是被安排好的,事情也不會因我的努力而改變。」所以造成了我們每天起床兩眼無神,不知道為什麼到學校、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考托福、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想要出國留學……什麼都不知道且無所謂。

 

如果我們對自己多一點期待,多一點勇氣做決定,或許事情會慢慢不一樣,也會慢慢地有夢想的能力。譬如說在學校裡,我會期待自己在課堂上可以學到一些實務的東西;如果課堂上真的無法給我時,我會選擇翹課用我自己的方式學習。我並不是想要合理化自己的翹課,但是至少我知道自己是如何對自己負責,用「期待」去前進。

 

「小期待」的範例:

 

  • 我期待自己怎麼樣度過今天,有沒有一些小目標(生活、課業、愛情)可以今天被實踐?
  • 我能不能為自己創造一些驚喜,做一件我從來不會去做的事?
  • 今天我能不能為周遭的親朋好友,或是路上陌生的路人創造一個他們需要的價值?

 

四、夢想的進階功:給自己一個「膽大包天」的中長期目標

 

建立「小期待」的習慣後,我們會習慣對自己的生活有所「想像」。透過「小期待」所累積的實踐與反思,也慢慢讓我們有形成「更大想像」的能力,因為這些構成想像的條件都是由我們親自實踐並透過反思獲得,所以不會流於盲目,是真正對自己有驅動力的期待。(反思真的非常重要,它讓我們所嘗試的每一個「小期待」可以累積,並存進腦中的資料庫。)

 

在這些條件底下,我們應該更大膽地給自己一些中、長期的目標,用更大的轉速驅動自己前進。

 

如何設計一個膽大包天的目標:

 

  • 三、五年以後,我希望自己是什麼樣子,在什麼地方、做什麼事、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?我的心情怎麼樣?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心情?
  •  試著把這個預想圖像畫在一張白紙上,讓它可以具體被看到。
  • 試著用一句話給這幅圖像下一個標題,這個標題會驅動我們完成這幅圖像,是一個具備強大激勵功能、且具體可被實踐的目標。
  • 膽大包天的目標(BHAG )涵蓋四元素:Big(目標要夠大,不能太零碎)、Hairy(可被觸及、實踐的)、Audacious(大膽的、超越自己原本想像的)、Goal)可被衡量、知道怎樣是完成或未完成)

 

這一篇文章我想要獻給所有台灣的年輕人,或是所有想要追尋夢想的人。我們可以先不要有「夢想」,就從對自己有一點「期待」開始,重新掌握我們的生命,不要再被「別人的夢想」給綁架了!

 

感謝您對本文的閱讀,也謝謝您對佳佳的支持,若對佳佳美國代購有興趣歡迎點到賣場看看哦!!

 拍賣  (請點)

也歡迎到<佳佳 美國代購的粉絲團>參觀哦,更多更便宜的購物資訊都會放在<佳佳 美國代購的粉絲團>

 粉絲  (請點)

 

 

 

資料來源:

http://www.thenewslens.com/post/5774/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ajiashop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