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帶著勇氣去壯遊
圖片來源/陳德信

這是一趟能讓你找回自我價值與人生意義的圓夢旅程。不只年輕人該壯遊,熟齡族更要鼓起勇氣去壯遊!

兩個20歲出頭的阿根廷醫學院學生,花了8個月的時間,騎著摩托車縱貫南美洲大陸,目睹貧窮與不公;旅途中的經歷改變了他們,其中一人最終走上革命之路,他是革命家、左翼運動的象徵,切.格瓦拉(Che Guevara)。這段拉丁美洲壯遊之旅,被拍成電影《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(The Motorcycle Diaries)》,激勵感動更多人。

壯遊(Grand Tour)在18世紀的英國貴族、紳士階層相當盛行,對年輕人來說有成年禮的意涵,他們會花幾個月、甚至幾年的時間到各地探索學習。即使到現在,歐洲年輕人仍有壯遊傳統,例如以飾演福爾摩斯走紅的英國演員班奈狄克‧康柏拜區(Benedict Cumberbatch),念大學前就曾花了半年時間遊歷印度大吉嶺藏區,在僧院教授英語,體驗不同的人生並開拓眼界。

然而,壯遊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,現在,愈來愈多中高齡族群也踏上壯遊的旅程。他們暫時擱下工作、放下家庭,雖然可能有一些害怕、自信也少了一點點,但深吸一口氣,背上背包,他們勇敢跨出自己的舒適圈,掙脫年齡的束縛,重新感受世界的遼闊與美好。

熟齡壯遊不只是圓夢,也找回人生意義

和青年為了探索世界、增廣見聞而壯遊不同,許多熟齡壯遊是為了證明自己不老,還能為夢想而活。


從年輕時就熱愛探險,完成過白朗峰攻頂、聖母峰基地營及青藏高原單車高山踏騎、以400天時間獨自單車環球等壯舉的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理事長陳守忠,近年來憑自身豐富經驗,帶領也想單車壯遊的同好圓夢。

今年51歲的陳守忠活力充沛、笑口常開,他說,跟他一起去壯遊的夥伴多是五、六十歲的熟齡族,年輕時只顧工作養家,有些人從沒出過國,更別說挑戰度高、旅行時間長的壯遊了;直到退休後,他們才重拾被擱置的熱血與衝勁,讓接下來的人生為夢想而活。

4年前參加陳守忠舉辦的「分時分段單車環球」挑戰成功的廖木旺,在退休前是個幾乎不休年假的工作狂,退休後他總算能解放自己愛玩想玩的心,也想證明自己還不老,他樂於接受上山下海、騎單車等各種體能挑戰,退休生活豐富多彩。

也有些人透過壯遊,在人生的下半場好好和內心對話、尋回自己的價值。

每個月跟家人請假5天深入花東「走畫」的主婦孫傳莉,在多年相夫教子生活後,希望能再做自己最喜歡的事,也就是畫畫。在持續一年多的「寫生壯遊」旅途中,她發現竟能透過繪畫義賣募款去幫助他人、改變世界,不再覺得自己渺小無力。

擴大舒適圈,你的世界就會跟著變大

很多熟齡族以前沒當過背包客,語言也不行,總覺得自己缺乏壯遊的能力。

別擔心,壯遊你可以自己定義。壯遊不只是探險,也不只是浪跡天涯,它是一趟挑戰度高、胸懷壯志的長時間遊歷,且和當地人文社會有深刻的互動。「壯遊的挑戰程度不是跟別人比,而是跟自己比,」陳守忠說,不一定要環遊世界才叫作壯遊,每個人的壯遊都是獨一無二的,「最好的學習都是在旅行的過程,至於結果如何倒不重要,」他笑道。

陳守忠說,熟齡族想要壯遊,可以先從規劃短天數的自助旅行開始,慢慢進階;至於語言,他舉第一次出國攀登白朗峰的經驗為例,笑說自己和同行夥伴英文都很破,但靠著比手劃腳依然能溝通,雖然鬧不少笑話,但現在憶起卻感到格外有趣。

他提醒在壯遊前,應當先了解自己的能力,並在規劃及旅行過程中學習,試著丟掉既有的框架與束縛,儘可能擴大自己的舒適圈,「舒適圈擴大後,你的世界也就變大了!」

壯遊前有些準備工夫也不能省,例如旅費會根據旅遊形式有所不同,若你選擇交通花費高的環遊世界,事前的財務規劃是必要的。長時間在外旅行也需要一定的體力,出發前應運動訓練、儲備體能,若要挑戰單車環島,應先從初級、中級路段練習,再逐漸增加強度。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,不妨與家人一起找資料討論,讓家人了解你的行程安排與備案,他們就不會過分擔憂。

很重要的一點是,旅途中要記得適時放慢自己的腳步,留一些時間與空間去沉澱、反思。「熟齡族壯遊的路上,其實是不斷印證他這半輩子所學習的知識,」陳守忠說,壯遊不但是圓年少時的夢,也會因為旅行時不斷挑戰、衝擊、碰撞,激發更多新想法,心境變得更年輕。

壯遊,是為了體驗世界之大,體驗人生之美;而熟齡的壯遊,還要再加上勇敢圓夢不留遺憾,找到人生下半場願為之而活的意義。

世界如此遼闊,總有你神往的地方。找到它,然後,帶著勇氣上路吧!

 

資料來源:https://club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10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ajiashop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