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操著新加坡口音的年輕背包客自門外探頭進來。
「請問阿江在嗎?」
「他有事出去了。我們正要吃晚飯,你先進來吧!」
一夥人在廚房七手八腳準備起晚餐,不久,幾道簡單的菜餚被端上桌。大家各自聊著白天的見聞,與新加入者寒暄,還嚷著晚餐後要去附近河堤看星星、睡覺。來自新加坡的新客是都市孩子,聽到將有浩瀚的繁星可以欣賞,一雙眼睛睜得好大!
這是宜蘭南澳自然田「打工客棧」夜晚一幕。飯桌旁的成員包括熟女、小學生、上班族、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。大家來自四面八方,每個人背後都有些故事,但到了這,卻都敞開心胸。桌上的菜餚新鮮但簡單,睡覺就是一個通舖而已,他們也不以為意。
失落者來此,暫停後重新出發
崇尚自然農法、在南澳經營打工換宿已2年的農夫陳昌江(阿江)指出,愈來愈多人把親近大地的渴望化為具體行動,「打工換宿」如今成為最風行的管道之一;在每年4月的插秧時節,扣掉長期志工,陳昌江那4甲地最高曾一天有600人次來回,讓他的自然農法耕種,可以完全以手工插秧。現在他不只種稻,更加種樹豆、花生等作物,「便於消化過多的人力」。
對於人們為何熱中來農場打工換宿?阿江有妙喻:「打工換宿的人通常有『3失』──失戀、失業、失去人生方向。」許多在心中感到失落的人,透過田園生活,尋回自己邁出下一步的方向與能量。
對不少上班族來說,這是他們「換工作的假期」,亦即從一個工作轉換到下個工作中間的空檔。例如有位在美術館工作的八年級女生,她每次換工作都會來南澳一次,一待就是2週,彷彿把這段歷程當作一種「再出發」的儀式,象徵一個新階段的開始。
邊勞動邊思考,重拾人生充實感
1982年次的黃鴻文則是另一個有趣的例子。研究所攻讀環境工程與安全衛生的他,之前在台塑工作。職場上為升遷布局,常演出「步步驚心」戲碼的生態,讓他很難適應;天性喜歡大自然的他,一直不斷思索是否能擁有更健康的工作環境。
一個「到東岸走走吧!」的念頭,讓黃鴻文今年1月提出辭呈的當下,中午一打包完,就直接驅車來到南澳。打工3個月後,他決定就近到東澳的幸福水泥上班。雖然薪水較過往減半,他卻自認拾回自己想要的人生,找到一群樂於分享的朋友。下班之餘,就來幫阿江修整之前被颱風大水泡爛的客棧。
黃鴻文比較各地的打工換宿:「有些農場是生產型農場,打工真的是純工作;但這邊比較偏家庭式,無為而治。我觀察,8成以上的人都是純『體驗』。」
雖說是「打工」,若要認真參與,保證有做不完的農事:種山藥、砍竹子、割草、挖菜畦、採芭樂、插秧、包米、秤米、打米、出貨、整理客棧……,熱心的阿江還會帶大家去海邊淨灘、幫鐵路局割草。「在人生暫停時,這裡可讓你一邊思考,一邊還維持勞動的充實感,」黃鴻文一語道出重點。
一早約6點上工,9點休息,下午3點上工,6點下工,加上準備三餐,一天下來,最空閒的時間就是中午時分,可把握這時候四處遛達。像黃鴻文會騎著腳踏車逛漁港,週一更可搭免費巴士逛遍南澳,現在,他已儼然成為當地最佳嚮導。
不管想重寫人生故事,或是只想享受一個短暫的「綠色break」,打工換宿都是可以幫你深度認識自己與大地的選擇。
曾在宜蘭南澳自然田待過3個月的黃鴻文,如今只要一下班仍往南澳跑,與這群打工換宿的朋友及志工們一起過日子。
打泥巴戰,或河堤上賞星、睡大覺,是農場打工「特權」。收穫時節,廣場上曬著穀子,人們乘晚風在夜空下閒聊。
從科學園區退休後,陳昌江本想下鄉找悠閒,結果為了推廣自然農法理念,卻變成最忙碌的農夫,經營打工換宿已2年。
感謝您對本文的閱讀,也謝謝您對佳佳的支持,若對佳佳美國代購有興趣歡迎點到賣場看看哦!!
資料來源:cheers雜誌
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50172&page=3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