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農業迷人之處,在於人和土地的連結,台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(圖左)說:「昨天種下的種子,今天看到土迸開了。生命在綻放,感覺很大的成就感。」

▲台大農業推廣系畢業的王志文,擁有博士學位,對於推廣台灣農業不遺餘力。 (攝影者.張與蘭)

十月中旬,台灣天氣時暖時寒,台北縣三峽安坑山區的溫度,雖不至於冷到凍膚刺骨,但相較於平地,濕氣竄入衣襟內,仍舊會讓人忍不住打個冷顫。建安茶行第四代製茶師王維誠,扭開自家茶廠的電燈開關,啪的一聲,整個茶廠突然間從黝暗變光明。

回鄉,找到從容 
科技新貴,接下製茶薪火

時間是清晨4點20分,王維誠今天起床稍稍晚了一些,如同他的阿爸與阿公,他開始準備一天的工作,收茶菁、炒茶然後又是收茶菁、炒茶,每天從早到晚,重複著這些工作。「我們家曾祖父就開始製茶,傳到我已經是第四代了。」王維誠一邊炒茶,一邊說,小時候的記憶除了過年和重大節日,沒看過父母休息過,「辛苦」兩字,就是上一代的生活寫照。

正因為太辛苦了,王維誠學生時期不曾想過將來要繼承家業。他大學畢業後進入高科技業,成為一名光電工程師;但民國94年,他決定「回家」,跟著父親學習怎麼當個製茶師,接下自家製茶廠的薪火。

場景轉到台北市天母地區。10月21日上午10點左右,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秘書長王志文,一邊接受採訪,一邊還要忙著處理韓國來的考察團「突然」造訪某農會的臨時狀況。王志文告訴我們,「韓國、日本及中國大陸經常組團來台灣考察,因為台灣的農業實力讓他們感到既神秘、又深奧。」

的確,不只是外國人對台灣農業的成果深感興趣,近年也有許多正值人生菁華階段的年輕人,選擇「回家」,回到鄉村的生活懷抱中。他們或許是走南闖北的「走車的」,或許是在針織廠內指揮全局的總經理,生活方式、謀生方法儘管不同,最後的選擇卻是一致。他們和王維誠一樣,最後都接受土地的召喚,接著就陶醉在農業那既神秘、又深奧的情境中,成為一位新農民,更為自己開拓了全新的生活領域和人生境界。

「都市的生活固然很適合年輕人。」王維誠自己是在25歲那年下了決定,離開城市,回到三峽山上,他說自己的理由很簡單,想結婚、生小孩,找回落地生根的感覺,「我並不想當一個小孩要請保母照顧的雙薪家庭的家長,與其讓孩子被不認識的人帶大,不如請自己的父母一起幫忙照顧。」

王維誠炒完茶,這時他的小孩也起床刷好牙,在茶廠旁的空地上,自由自在的跑來跑去,就算跌倒了也不哭,若無其事的自己爬起來,阿公和阿嬤也不急著去抱他。在這個地方,一切都如此從容,如此自在。

農業之所以吸引人,「因為每天都有新的生命綻放,昨天種下的種子,今天看到土迸開了。」台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說,「生命在綻放,希望在出來,感覺自己有很大的成就感。台灣的農村保留了傳統特色和美德,這是很難能可貴的。」

困難,可以克服 
逆勢栽種,變身甜椒達人

不過,鄉間生活的豁達與美妙,也要接受現實的考驗。雲林莿桐鄉農民魏輝宏雖然出身自農家,但讀的是化工,退伍後在合作農場負責與賣場議價,一開始甚至很多菜名都叫不出來,「對於品種、用藥、栽培管理更可說是一片空白。」做了2、3年後農場結束營業,他才回到莿桐走入田裡。

民國86年,魏輝宏透過農會爭取補助,蓋起網室,並選擇種植高經濟價值的甜椒,當時以網室種甜椒仍不普遍,魏輝宏可說是且戰且走,自己摸索出一條路。例如甜椒生長適合溫度為20~25度,在平地原為秋作,但魏輝宏逆向思考,想提早在夏天種植,和高山的甜椒同時期採收,然而,平地和高山的氣溫條件畢竟不同,當中有許多難題需要克服。

首先,魏輝宏利用溫室早晚溫差來仿造高山溫差大的環境。一般人認為網室溫度本來就比較高,如果又在夏天種植,根本不適合甜椒生長,但魏輝宏卻認為,正因為溫室白天溫度將近40℃,夜裡卻可降至30℃,高溫差環境和高山早晚溫差十幾度的環境正好相仿,問題只在於必須找到耐熱的甜椒品種。

一開始魏輝宏種的品種並不耐熱,高溫環境下長出來的形狀扭曲、不漂亮,正在苦惱之際,適巧在農業雜誌上看到一款耐熱新品種發表,於是大膽搶先試種,「他敢發表,我就敢種。」

沒想到第一年就遭遇大挫敗,甜椒得了細菌性病害,「葉子掉光只剩一枝骨(枝幹),幾乎沒有收成,」魏輝宏形容當年的慘況。

一時之間,魏輝宏也找不到門路解決問題,「跑去問人家,有的說不知道,有的就塞個罐子給我,可是上面的標籤已經撕掉了,」魏輝宏嘆口氣,「說穿了就是『蓋步』(台語:留一手),不願教我。」

看著滿室光禿禿的甜椒,魏輝宏鼻子摸一摸從頭學起,到農試所學習病蟲害、肥料相關知識,也看書自修鑽研,由於有化工背景,很快便學到了用藥的竅門,並了解網室雖然有阻隔效果,蚜、蛾等蟲害較少,因此殺蟲劑少用,但網室內高溫多溼的環境容易產生細菌病害,所以重視殺菌劑。

解決了用藥問題,魏輝宏的逆向操作終於成功,別人才要開始種,他已經在採收,而且因為「沒得時(非產季),」價格更好。民國95年,他在莿桐鄉農會協助下成立了甜椒產銷班,開始推廣網室種植甜椒。

魏輝宏招收的班員平均年齡只有35歲,有的是中年轉業,有的是當副業經營增加收入,甚至有農會員工也來兼差,只要有興趣的人找上農會,推廣股都會介紹加入他的產銷班。

相較於魏輝宏當年孤軍奮戰而慘遭挫敗,班員就幸福多了。魏輝宏做了5年才進入狀況,後進班員不僅可以到農會接受專業訓練,又有魏輝宏傳授經驗,每個人都第一年就有收成,「我的心態是有錢大家賺,集合大家的產量,讓甜椒成為地方特產,」魏輝宏說。

知識越分享越有價值,魏輝宏記取當年教訓,樂於與後進分享經驗,從不留「暗步」,產銷班生產的甜椒品質水準畫一,加上逆勢操作,可說是供不應求,因而博得「甜椒達人」的美譽。

雲林莿桐鄉農會推廣股股長林安正則認為,年輕人回鄉種田並不難,只需要「不怕日曬、有興趣」,家鄉的父母也一定支持。他看許多人寧可在城市做小老鼠,前途卻渺茫,還不如回家鄉吃苦耐勞、腳踏實地,「與其燒炭自殺,不如回鄉種田,至少一定有得吃。」

興趣,才最重要 
不當總座,改當蘭園主人

回鄉種田,腳踏實地,當然最重要的是有興趣,或許也可形容為「一片痴心」,台南縣玉井鄉珍寶蘭園的主人陳隆輝就是這樣的例子。這位習慣頂著短短三分頭、穿著短褲T恤、腰上綁條圍裙,一副田庄阿伯打扮的人,很多人第一眼看到他很難相信,眼前的人可是因天鵝蘭育種,享譽國際;更難從他的穿著打扮中得到線索的是,他原本在台北的針織廠擔任總經理。

「當年可是很拚,強勢到不近人情。」陳隆輝苦笑著說,也因為太拚,最後拚到身體出了問題。民國84年的時候,帶著「用命賺來的」2,000萬元,回到故鄉玉井,買地、整地、蓋溫室,花了1年時間,蓋出現在的蘭園。

陳隆輝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味,有時就這樣席地坐了下來,也不管地上是否有泥濘或水漬,這位「前總經理」笑說,當年蘭園興建期間,在園旁租屋暫住,「水泥地上鋪張椰子床就可以睡了,這才是我想要過的生活。」

是簡陋,但他的心情是富足的。這樣的過程,除了體力、汗水之外,更充滿著許多摸索的無奈、未來的無知,技術來源是什麼?東西又要賣到哪裡去呢?

危機,帶來轉機 
柳丁價跌,新農民找新路

在彰化種植柳丁的賴仲由,就一度面臨這樣的問題。

民國86年,他選擇「回家」的時候,台灣正被捲入全球化的浪潮,農業市場面臨開放的衝擊。賴仲由看著滿園滋味甜美的柳丁,心中卻苦不堪言,價格越來越低、利潤也越來越薄。

賴仲由滿滿的不甘心,心裡堅定的冒出一個念頭:「該是轉型的時候了。」

他開始嘗試新的方法,試著替自家柳丁創立品牌,以父親的名字「柏培」為品牌名字。

同一時間,他靠著之前從農會學到的嫁接技術,除了種植柳丁、椪柑之外,還種了茂谷柑、美人柑、金棗、葡萄柚等。接著,他以祖父的名字「劍門」為這片園地命名為「劍門生態花果園」,開放給民眾採果,就此漸漸走上休閒農場經營之路。

「這期間當然有很茫然的地方。」賴仲由說,在農會的協助下,他加入了產銷班,獲得技術指導,又加入青年果農班,和一群背景相似、經驗相仿的「回農」青年,結成志同道合的好友,「大家互相切磋,其實還滿有趣的。」

同樣的,王維誠也以自己為例,雖然家中本來就是製茶廠,但面對目前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,不論是新技術取代舊技術,或是新市場取代舊市場,「務農不像到電子廠工作,約莫6個月就能上手,需要長時間和經驗的累積。」

他深知自己沒有足夠的經驗,於是,積極參加農會開設的許多課程、到各地展銷,以及參加茶葉比賽,和提倡無毒農業的做法,農會提供的這四大資源,為自己的製茶之路,找到了減少走冤枉路的途徑。

就在不久前,星巴克咖啡看上三峽著名的一心二葉青心柑仔種茶菁,主動找上茶農購買,使得販售價格由每公斤100元上漲至150元左右,未來在台灣和東南亞的星巴克,都喝得到三峽茶菁製出的茶。

三峽鎮農會總幹事陳宏文自豪的說,「三峽的茶,無論香氣或口感都很高級,正好就是星巴克正在尋找的。」星巴克會找上門,主因也是農會舉辦許多展銷活動,打開三峽茶葉的名氣。

農會,在地連結 
從耕種起,提供入門協助

「如果你要一個人去碰撞,恐怕會很辛苦。」王志文指出,因為農會擁有很強的在地連結力量,在地的農會可以幫忙解決很多的困難,尤其是入門階段,例如資金借貸、技術、種苗、財務規畫、要種什麼比較適合?或是提供適合的農地、介紹當地的老農民給你認識,甚至告訴你種出來的農產品怎麼賣,「你想知道在哪裡行銷?包裝的管道、遇到病蟲害怎麼辦等等,都會有人出來幫你。」

價值在人!王志文強調,台灣農業的優勢在於品種、品質及品牌,「台灣農業的強項在於技術、品種和研發能力,政府在這方面投入很多,包括農業改良場,以及農民累積幾十年經驗自行研發出的品種和自行開發出的技術,台灣農業的價值,其實都在『人』的身上。」

張永成也分析,這幾年年輕人回歸鄉土帶給台灣農業的影響很大,雖然台灣的土地有7成是山坡地,農業人口也由60%降為13%,但是其他國家的農業仍然沒辦法發展得像台灣那麼好,主要在於台灣的農民,第一,很勤奮;第二,願意學習新事物,致力提升量與質兩方面的水準。

張永成補充,「農會有歷史性的使命,是綜合性的合作組織,包括金融、保險、供銷、推廣等,是一個多目標、多功能的社團。城市人回鄉,農會可以提供資金、技術指導,對未來生產方向交流和對話,產品的共同運銷等等,最快的入門就是農會。因為農會跟政府及農民保持良好而緊密的關係,政府的農改場有技術專家,我們都會組織農民請改良場做技術指導,不論是管理、技術或耕種模式,都可以透過這種循環模式,得到更好的入門協助。」

年輕人回鄉,以新思維投入農業,在新技術與新觀念水乳交融之下,讓這塊土地慢慢呈現新的景象,誕生了許許多多的「一畝田總裁」。

 

感謝您對本文的閱讀,也謝謝您對佳佳的支持,若對佳佳美國代購有興趣歡迎點到賣場看看哦!!

拍賣  (請點)

 

也歡迎到<佳佳 美國代購的粉絲團>參觀哦,更多更便宜的購物資訊都會放在<佳佳 美國代購的粉絲團>

粉絲  (請點)

 

 

 

 

 

資料圖片來源:商業週刊

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event/2013/clicktaiwan/bw_detail.aspx?id=1951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ajiashop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